遇见
2018年3月,春节刚过,北京春寒料峭,于我家,寒意中的绝望却裹挟着一丝希望——北京儿童医院,我们的心里辗着一个医生的名字——“丁昌红”教授。
从重庆到北京几乎没有距离,到达北京儿童医院,虽春节刚刚开班,却万头攒动,越过人流我和爱人抱着儿子柒柒,焦急地扫描着医院走廊,锁定在科室介绍的医生宣传栏上,在密密麻麻从医资历的文字之上,终于与一张在心底千呼万唤的面容凝神汇聚。
儿子柒柒2017年出生,当时1岁2个月,距离被”疑似”脑瘫已经300多天,持续康复训练却未见好转!经历300多次希望和绝望之后的我们,四处求医辗转反侧,慕名而来坐在了丁教授的面前!这是我们四处奔波大半年寻医就诊过程中第一次“遇见”问诊过程最详尽的一次,而丁教授的目光,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和柒柒。认真仔细的问诊和查体后然后是各种检查,考虑孩子可能是某种先天的运动障碍疾病,最后只待基因检测报告出来。等待期间,儿子需要服用一种叫“多巴胺”的药物,——丁教授告诉我,希望孩子是多巴反应肌张力障碍(一种运动障碍病),如果判断是正确的,那柒柒就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了!!!临走,丁教授让我留下微信,非常耐心叮嘱我,每天给儿子服药后,把儿子的及时反应视频传给她!以便观察患儿的药理反应!
——我想,那种万箭穿心如坠深渊之中,却突然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微光的感觉,我是无法诉诸笔端表达的。我和爱人深深铭记住面前的白大褂!
等待基因报告的700多个小时开启中,漫长而忐忑!我们每天按时将吃药后的视频传给丁教授。每天,不管多晚,我们都会如约地收到丁教授对视频的仔细解读。可事与愿违,丁教授对柒柒的表现忧虑日渐加深!
接下来的4月,我和爱人去北京拿报告,这是跟丁教授第二次“遇见”,柒柒被确诊为“Lesch-Nyhan Syndrome---自毁容貌综合征”!丁教授无奈地摇头,说这是她从业30多年,乃至是北京儿童医院的第一例,这一纸基因报告彻底击碎了我!我无法控制地放声大哭,滂沱的热泪之中,丁医生的温暖的手拍在我的肩膀上“不要着急,我会帮助你们”。
希望!希望!——希望在哪儿?
春去依然是秋来,小柒柒一天天长大,病症表现愈发明显,丁教授是儿子出现所有问题的顾问!更是我们家庭创痛的抚慰者和支持者,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世间的天使,带着神的印记,那么,我想丁教授打开了一个窗口,让我想到我的儿子柒柒,一定希望爸爸妈妈除了悲痛欲绝,还能和命运做更多可能性的面对。
经历了人生最悲暗日子,渐渐走出阴影的我和爱人,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——发起和成立中国第一个“LNS关爱之家”!当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丁教授,丁教授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,并立即表态愿意支持我们把这个患者群体建设得更加完善!
接触众多儿童疾患病症的丁教授成为了我们的“智囊团”,她和她的团队对LNS病例进行分析和查阅大量信息,历经半年后,北京儿童医院第一篇关于LNS的论文在《中华实用儿科杂志》上发表,科普LNS疾病!意在医学界科普一些LNS疾病知识!在北京儿童医院举办的国内神经内科医生的培训班上,丁教授把孩子们疾病的宣传单分发给每一位聚京医生,集思广益,团结医生们更好地为LNS疾病接力,避免漏诊和误诊,携手齐援LNS疾病群体。
2019年9月,第八届中国.深圳罕见病高峰论坛上,丁教授受“蚕宝儿LNS关爱之家”和大会组会会邀请,我们在深圳“遇见”,依然是充满温情和睿智的面容,在“多学科协作诊疗(MDT)”专场的演讲台上,她作了题目为《令人生畏的神经系统疾病—自毁容貌综合征》的学术报告,并把我作为关爱组织负责人介绍给论坛的嘉宾们,希望穿越伤痛能够汇聚成创造奇迹的力量!
最近的一次“遇见”丁教授是2019年11月,丁教授来重庆参加一个学术会议,她特意抽空来探望,当她抚摸儿子柒柒小手的时候,儿子甜甜地笑了,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冥冥之中有神在告诉我们这些世间的凡人,每一个生命存在的意义才是汇成这个世界共同的意义…….即使是罕见病患儿,柒柒和LNS关爱之家的每个人,这个世界我们共同拥有着,我们共同镌刻着生命更深重更博大的体验。
我感谢丁教授为代表的医务工作者队伍,在最绝望的人生际遇中托住我们;
我感谢我的儿子,让我的家人们如此深刻地爱着;
我感谢一群在黑暗中团结携手的父母和家庭,我们共同活出了更宽阔的悲悯和喜悦!
感恩一路走来给予我们无私帮助的每一个人!
人生,会有很多的“遇见”!所以,我们每个人也会“遇见”无数的医生;当然,更有不计其数的医生,我们永远都无法相遇。但是,他们都是我心里值得敬畏的人!
2020年2月29日,国际罕见病日!
2020年,更是全中国的危难时刻!
武汉在呼救,全国在呼救,新冠状病毒肆虐当头,更多伟大无私的医务工作者奔赴于生命肌体的危情抢救之中,更多的生命在托举生命,更多生命在救助生命,更伟大的血肉相连在链接更悲壮的凯旋之歌!